一級 指標 |
二級 指標 |
指標內涵 |
---|---|---|
1.課程團隊 | 1.1主講教師 | 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,政治立場堅定,有強烈家國情懷,思維新、視野廣、自律嚴、人格正,注重為人師表,在課程教學中融入真善美。 |
1.2教學團隊 | 團隊成員具備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,積極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,建立課程思政集體備課和教研制度,探索課程思政建設新路徑。 | |
2.教學內容 | 2.1課程目標 | 結合本課程在專業(yè)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中的定位,根據課程性質、特點及授課對象等,制定明確的課程思政教學目標。 |
2.2課程設計 | 在課堂講授、教學研討、實驗實訓、考核評價等各環(huán)節(jié),有機融入課程思政的理念和元素,做到恰當合理、不生硬。 | |
2.3課程資源 | 注重挖掘和開拓與本課程緊密相關的課程思政資源,形成豐富的課程思政資源庫;編寫和選用高質量配套教材。 | |
3.教學改革 | 3.1教學方法 | 注重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多樣化,采取啟發(fā)式、研究性、案例式、PBL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和價值觀。 |
3.2教學手段 | 推動課程思政與現代教育技術深度融合,創(chuàng)新思政元素展現形式,增強課程思政的親和力和針對性。 | |
3.3課程考核 | 將課程思政元素充分融入過程考核和結課考核所涵蓋的知識、能力與素質中。 | |
4.教學效果 | 4.1學生評價 | 學生對教師師德師風評價高,學習滿意度高,評教效果好。 |
4.2同行評價 | 課程思政教學理念、方法、手段及實施效果顯著,同行認可度高,具有一定的輻射和推廣價值。 | |
5.課程思政特色 | 課程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特色亮點工作。 |